思路決定出路 觀念決定貧富
——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??
大多數人靠打工拿工資,工作二、三十年,月工資還不過二三千,省吃儉用幾十年,買個住房還要借錢。頭頂同樣的藍天, 腳踏同樣的大地,一樣的政策, 一樣的條件,為什麽有人月賺萬元乃至數十萬元,有人卻長期徘徊在溫飽線上。
??錢究竟從那裏來?成功的奧秘在哪裏?
??錢來源於頭腦,正所謂:腦袋空空口袋空空,腦袋轉轉口袋滿滿。人與人的最大差別是脖子以上的部分,有人長期走入賺錢的誤區,一想到賺錢就想到開工廠,開店鋪。這一想法不突破,就抓不住許多在他看來不可能的新機遇成功與失敗,富有與貧窮只不過是一念之差。
??當初只要帶幾千元進股市,幾年後便會成為百萬富翁;當初只要幾百元我們願意去擺地攤,十年後就可能成為大老板。
??可是有人說當初我要是做,一定會比他們賺得更多。不錯!我們的能力或許比他強,我們的資金或許比他多,我們的經驗或許比他足,可是明擺著就是當初我們的一念之差,我們的觀念決定了當初我們不會去做,我們的觀念決定了我們在十年後的今天貧窮依舊!
??不同的觀念最終導致了不同的人生!!!
??有人對一個來之不易的良好機會總是拿不定主意,於是就去問別人,問了10個人肯定有9個人說不能做(因為他們不去仔細了解情況,還自以為自己聰明便會妄下斷言),這樣自己就隨波逐流,機會就放棄了,其實我們知道機遇來之於新生事物,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,就是因為90%以上的人還不知道,還未認識到,等90%的人知道了、認可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了。我們可以想想20年前的股票,25年前的電視機,15年前的手機,6年前的房地產……
??所以我們務必謹記,在這個競爭激烈而又千變萬化的世界上,我們必須有新的觀念、新的方法、新的賺錢之道、新的理財技巧————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!
??當今社會,如果還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支配自己的行為,不去打破常規,那就會越走越艱難。因為能否賺錢,並不在於我們投資多少,而是我們敢不敢去把握社會發展的趨勢和先機。
據央視和《福布斯全球雜誌》調查:養殖業已成為利潤最高的行業,也是盛產巨頭的行業:新希望、伊利、華農、雙匯、匯源、魯花等一批中國企業的“老大”都是出自於此,還有近6萬家年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養殖業企業正在快速成長。養殖業還是一個創造奇跡和神話的行業:劉氏兄弟1萬元起家,發展為今天資產百億美元的中國首富;北京九路鹿業也是從僅有的2000元發展為資產達億元的大型生態農莊,年增長達1000%以上。生態養殖業—— 一個共和國總理大力提倡的行業、一個國家有巨資扶持的行業、一個市場龐大的行業,一個價格正在走高的行業,您是否註意到其商機。無數事實證明,財富就在您的身邊!就在綠色的田野上!
生態養殖業使普通人由平凡而璀璨,由約束而自由,由卑微而顯貴。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,而是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, 持續累積而成的!
很多事不是我能不能,而是我要不要!成功人士做什麽,我們就做什麽,我們自然也可成功!選擇比努力更重要,選擇不對,努力白費。這是成功的秘訣!二十一世紀,不是大魚吃小魚,而是快魚吃慢魚,是觀念的更新,是頭腦的競賽。一個人今天對新生事物反應的遲鈍與敏捷,將與明天的財富階層相對應,也就是思路決定出路,觀念決定貧富!
??今天當生態養殖業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向我們走來的時候,我們將如何面對呢?是揭竿而起做弄潮的先鋒,還是安於現狀墨守成規;是沖鋒陷陣做時代的號角,還是拖人後腿,做機會的盲人?!!!
努力篇
與創業者談成功
華人首富李嘉誠成功的最大秘訣是:勤奮與誠實;而馬雲認為“成功就是死撐”,“短暫的激情瘮值錢,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掙錢”。他們認為成功就是把您選擇的事情千萬遍地重復做下去,哪怕出現再大的困難與挫折都堅持,就會有成功的機會。我這點事業還談不上成功,在我們多年發展中,企業就是一輛高速奔馳的戰車,我個人也沒有寒暑之分,遠離了安逸、舒適,所以說成功來自於艱苦努力。但很多人因為無法承受困難和壓力,雖然走過了90步,最終還是與成功擦肩而過,留下無限遺憾。對此我願將個人創業的粗淺體會與創業者共享:
1、堅持。我們農莊從創業初期的幾千元,在當時經濟欠發達,又缺乏人才、資金、技術、交通、信息極其閉塞的情況下開始的,歷盡艱辛萬苦,好不容易使養殖場上了規模,但1994年因雞群藥物中毒,而使養殖場負債幾十萬元。1996年又因特大暴風雨把整個養殖場掀翻,損失巨大。兩次天災人禍,給了我們沈痛的教訓,使我們十分註重內部管理,並促使我們形成種、養、加、餐館、休閑、旅遊為一體的生態循環安全體系,使企業的產品、服務、技術、管理、人才,遙遙領先全國同行業水平,並在全國發展了100多家鹿業加盟商。
2、成功的第一法則是避免競爭。這是著名企業家、培訓大師陳安之的名言。創業之初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好,就如一棵小草,如從事的項目競爭十分激烈,往往您還沒有機會成長就被人擠跨了。因此選擇競爭小的行業,走冷門容易成功。我們當初之所以靠幾千元能成功,主要是當時國內還沒有像樣的野生動物養殖場,盡管條件很差,我們還是取得了成功。現在的生態休閑鹿業在許多地方還是空白,而市場空間在日益膨脹,國家還有支持,所以這些項目您可放手大幹,越快越好,等到別人想幹時,您已長為一棵大樹,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。
3、敢為人先,決策果敢。浙江人被認為是中國的猶太人,最會做生意,他們的成功是敢為人先,決策果斷。《中國企業家》雜誌做過這樣的調查:好項目有30%的市場認同的應該立刻上,而有50%認同的要謹慎做,有80%認同的堅決不做。等大家都認為那是賺錢的項目時那是決不可能賺錢的!因此選擇的項目一定要走在市場的最前沿,成功的機會就最大。
4、持續激情。創業是艱辛的,難免會遇到種種的困難和挫折,切不可遇到一點挫折,就怨天尤人,悲觀失望,這樣的心態幹任何事情都將一事無成!每一個成功者都是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與挫折,之後及時調整方向,總結出務實的經驗,才走向成功。
5、不斷創新、永遠創業。創業是一項長期付出,必須耐得住寂寞、孤獨,前進道路中更是披荊斬棘,經常受挫,甚至會有山窮水盡之感。為此心理準備不足的創業者,往往在柳暗花明的交匯點上放棄了創業,實在可惜。還要求我們要根據變化註重學習,研究市場,在管理、機制、市場、產品等不斷創新,才能創造更大商機。我們由梅花鹿養殖加工鹿茸、鹿鞭、鹿酒、鹿筋、鹿皮巾、鹿肉月餅,並利用了飼料種植名優梅花鹿,再發展餐飲、休閑等生態觀光鹿業,還註冊了“九鹿鹿業”著名的品牌商標,使我們的鹿業順利得以在全國推廣加盟,形成廣泛影響,這都是研究市場後創新的結果,從而尋找了更多商機,企業得以不斷壯大。
成與敗,距離只有一點點
兩個鄉下人,一同來到大城市,都因兩眼一抹黑而生活無著落。過了一段時間,倆人都選擇了賣菜。賣菜屬小本小利,好操作,心裏的負擔也不重。倆人在一個市場,攤位挨著攤位。都是賣菜,卻賣得有了天壤之別。幾年之後,一個賣成了蔬菜批發商,手裏最少有兩百萬。一個經營不下去,又回到了鄉下。
成功與失敗,說起來往往顯得十分遙遠,像是兩回事。但事實上,往往只差那麽一點點。彼此的真正距離,有時小得不足掛齒。這個現象,許多過來人都有體會。
就拿兩個賣菜的人而言:成功者每天賣菜,都要拿出一點時間把黃菜葉子和爛根去掉,弄得水靈靈的,好看。失敗者卻從來沒有理會過這一點兒,賣菜怎麽能沒有黃葉子、爛根呢!
成功者每天總是把菜盡量擦得幹幹凈凈後,再運到市場上。失敗者卻說自己是賣菜的,不是大廚子,沒事給人家洗什麽菜!
成功者每天總是把菜攤兒收拾得規規矩矩,把菜碼放得整整齊齊,讓人看著就舒服。失敗者只把菜往地上一攤,愛怎樣怎樣。
成功者每天要多賣半小時,盡力全部賣出。失敗者認為無所謂,今天賣不動,還有明天。
就是這些細微的差距,天長日久,兩個鄉下人,一個在城市站住了腳,一個只好回鄉下。由此可見,細節上細小的差別,結果會帶來成功與失敗的巨大反差。
天下好多事都是這樣。說起來,多少有點乏味,缺少色彩,更缺少驚人的震撼。但事實上也只是這一點一滴的距離。成敗之間,真的並沒有多遠。
日本的豐田汽車,跟美國同類型的汽車幾乎是一樣的。可是豐田汽車卻在世界上銷量第一,原因是它比其他同類汽車的密封系數高1%,省油1%,噪聲少1%。1%是差多少,實在是沒差多少。但這就是距離。就是因為這麽一點點距離——1%,而劃出成功與失敗。
聽說名揚全球的可口可樂,只有1%的配方是獨特的。就是這個神奇的1%使它在全球飲料市場上成了老大。
而運動員,只差0.001秒的距離被淘汰,從此英雄不再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。
成功與失敗,有時真的不是差得很遠,就只有一點點,近在咫尺,絕對看得見,摸得著。不過,就這一點點,又是經過了非凡的努力,總是充滿了智慧和勤奮的。並且一定是精心打造出來的一點點。
成功與失敗是同一點出發的兩條射線。它們各自選定路線,起初,只是相距一點點。每走一步,分開一點;再走一步,又遠一點……當它們遠離起點時,已經遙遠地望不到彼此了。
行動篇
關於財富的話題
![]() |
財富,這是任何時代、任何人都非常關註的熱門話題。有人說財富靠機遇,也有人說靠資金,但更多的人認為是靠眼光和思路。
以大陸首富著稱的劉氏兄弟,累計資產近百億美元,他們創造財富的方法最值得學習。劉永好說|:成功秘訣就是比別人“快半步”,即思想解放比別人“快半步”,如我們較早地進入到農業領域——當時大家都認為那是不賺錢的領域;我們較早地搞規模經營;我們較早地在農村拓展飼料市場;較早地組建集團;較早地開始兼並收購企業。
追溯九鹿鹿業的發展歷程無不如此,從養殖梅花鹿到開發梅花鹿等標本,再從單一養殖發展為生態鹿場,再利用鹿場種養品種發展旅遊、觀光鹿場,又利用註冊成功的“九鹿鹿業”商標在全國發展加盟企業,成為鹿業全國連鎖第一人,並爭取上市。這此都比別人“快半步”。每一個轉折都是一個突破,都是一個臺階,終於從當初的2000元發展為擁有數家公司的大型生態農業的龍頭企業。
改革30年,大家都有目共睹:第一批承包的人富了,幹個體的人富了,第一批辦企業的人富了,第一批引進種植、養殖新產品的人富了,第一批運用新科技發展新能源的人富了。今後,又會有一大批運用新思路開發休閑、旅遊、觀光農莊的投資者將成為千萬、億萬富翁,所有這些都將印證劉氏兄弟的“快半步”理論。
時代和機遇讓一批批的人富了,看他們積累財富輕而易舉,為啥自己老是富不起來,為啥總感覺現在的錢越來越難掙?經商競爭日趨激烈,開店利潤越來越薄,辦工廠投資越來越大,價格越來越低,年年不賺錢。一年到頭辛辛苦苦,汗沒少流,日子依然緊巴巴。為什麽???
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“快半步”的決策能力,又對財富信息沒有狂熱的追求。賺錢需要新思路,改變命運靠創新,這些都說明一個“快”字。
無數事實證明,財富歷來只青睞於眼光獨特又有膽識的人。只要您擁有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思路,敢為人先“快半步”,您就會發現,財富就在您的身邊!
致富其實很簡單
這些年來生活水平提高了,人們也象追求新服飾新手機一樣,追求吃點新鮮菜,從西芹、西藍花、櫻桃蕃茄、彩色椒到山雞、甲魚、桂魚,再到現在的野豬、野兔、綠殼蛋,這些新型食品,都在中國市場獲得巨大成功,無一失敗,使農村超前生產者和銷售者獲得了超值利潤。這些都證明了新的東西在市場極受歡迎的現代市場特征。相反,許多傳統的種植、養殖戶由於品種不新,生產的產品沒人買,造成了高產低效的局面獢社會在變,生活在變,市場需求也在變,而我們許多人的種、養結構卻幾十年一成不變,這怎麽可能獲得高效益呢?為什麽糧農效益不如菜農,一般菜農不如特菜菜農,傳統養殖不如特種養殖呢?現代社會人們吃的、穿的、用的都在變,都在趕時尚,我們生產者不求變求新行嗎?為什麽政府要反復提倡調整農業種養結構呢?就是這個道理。
中國原來沒有西紅柿、沒有胡蘿蔔、沒有茄子,現不家家戶戶都在吃嗎!中國原來不喝可口可樂不吃漢堡包,現許多人不都搶著吃嗎!既然人們喜歡吃山珍野味還能保健,我們就大膽養殖梅花鹿。現在鄉村旅遊已成為一種潮流,吃鹿肉、喝鹿茶、摘鹿茸正成為時代趨勢,一些生態鹿場經常車水馬龍,人滿為患。養殖梅花鹿、辦生態鹿場己成就了一大批富翁。任何投資都承擔一定風險,風險首先來自於項目選擇的盲目性。看似好的項目未必會有好的結局。因為相同的事,相同的做法,不同的人去做,結果大不相同。項目的選擇必須看大勢,現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和扶持生態養殖業、鄉村旅遊業,市場又龐大,大勢好,容易成功。
在盛行自主創業的二十一世紀,創業並不難,難的是擇業。不創業是等死,不加以選擇就創業就是找死!
俗語講得好:女怕嫁錯郎,男怕選錯行。也就是我們說的選擇大於努力,努力固然重要,但如果在努力之前對行業加以選擇,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所以我們在投資之前加以選擇,首先看是誰在做,而不是看做什麽。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做事觀念:1、凡事要往好處想;2、凡事往壞處想;後者讓人泄氣,讓人患得患失,讓人止步不前。而前者讓人去想去思考去做去實踐,這樣就是失敗了還往好處想就得到了教益得到了收獲,它讓人進步。我們都知道愛迪生發明電燈失敗了一萬多次,一萬多次這意味著什麽呢?意味著離成功越來越近,所以我們說,沒有失敗,只有暫時停止成功!
人無我有是創業成功的法寶
成功有很多方法,如強烈的成功欲望、勤勞、堅持、良好的心態等等。但以我個人多年創業成功的經歷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選擇項目要“人無我有”。
因為在創業初,無論資金、技術、人才、市場、社會資源等都很有限,生存能力較差。如創業選擇項目時,看到別人什麽賺錢就認為是“好項目”而擠進去,結果很快就因自身弱小和競爭激烈被同行無情地淘汰。很多人創業失敗,虧得一蹋糊塗,就是沒有充分考慮競爭因素。我在當初率先在北京最早養殖梅花鹿時,因為早期人們普遍瘮理解,受到各種的非議和嘲諷,當很多人等著看笑話時,當年我們賺了2萬元。初次成功使我認識到真正的好項目往往是不被人們看好的,也嘗到了 “人無我有”的甜頭。以後按照這種“人無我有”的創業思路,比別人更早引進入馬鹿,又產生了極好的效益獢
一些人富不起來的八大原因
1、信息來源少或不會利用信息,又缺乏與外界溝通,沒項目,致富無門。
2、不願學習新東西,觀念、知識陳舊,不改變經營思路,對新技術、新品種、聽了看了都不信或半信半疑,猶豫不定,錯失良機。
3、小農意識嚴重、沒有開拓精神,膽子小,不敢投資,怕這怕那,即使看準了也不敢去幹,無雄心壯誌,必須讓別人做出樣子後,自己才行動。晚矣。
4、幹事業沒有信心、恒心,急於求成,遇到一點挫折就悲觀失望,怨天尤人。
5、幹事不專一,什麽都想搞,沒有一項精通,或小事不願幹,大事幹不來,最終一事無成。
6、經營能力差,不動腦,不會科學利用資金,不懂得使小錢變大錢,只會勤儉窮過度。
7、熱衷於賭博、買彩票等概率極低的致富方式,妄想一夜暴富,結果家徒四壁。
8、浪費時間,做事沒計劃、沒目標,辦事效率低,難富!